|  无障碍浏览 统一用户登录 |

聚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达州高新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 来源:达州新闻网
  • 发布日期:2024-03-04 15:28:47

​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据先机、赢得优势。如今的达州高新区,科技企业不断发展、科研成果不断丰富、人才团队不断壮大……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果,绘制了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壮美画卷。

  当下,正在积极争创国家高新区的达州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源,通过建平台、强培育、引人才的综合性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府“搭台”激发新动力

  走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厅市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预浸料、预浸布,这项技术的主要运用场景是把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用在汽车氢能源相关的构件上面,能有效提升其构件材料强度。”达州市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符东介绍。

  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

  厅市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由四川四众玄武岩纤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四川文理学院三方共同筹建。目前,实验室已获专利206项,承担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相关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达州高新区坚持走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路子,着力与多方合作,打造多能级科研创新平台。

  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对于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达州高新区立足园区主导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为园区持续提升科技综合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已拥有全国首个玄纤领域厅市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唯一的玄纤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机构10家;由达州市和重庆万州区、开州区联合共建的省(直辖市)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也落户达州高新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建设;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运行,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梯次培育注入新动能

  利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一条从培育初创企业到引导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完整的创新企业培育“服务链”;从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拓等方向出发,帮助辖区符合条件企业“升规入统”;现场指导各方面资料填报,帮助企业完成“专精特新”核查和评审流程……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这一系列针对企业高质量服务的背后,是达州高新区牵稳科技创新“牛鼻子”,以企业梯度培育引领源头活水工作思路的真实写照。

  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制胜法宝,也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达州高新区不断加强园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形成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龙头、省“专精特新”企业为主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根基的梯度培育体系。

  “通过梯度培育机制,未来我们还将集中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进军,力争引导其成长为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围绕抓企业育主体,达州高新区全面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计划,对企业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培育产业链头部企业,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次发展的格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提升产业韧性。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双创载体质量提升计划和科技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通过政策扶持、精准孵化、跟踪服务等措施,全面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已培育“瞪羚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112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园区已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格局。

  补强人才提升新实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而科技创新的动力则源于人才的支持。

  准备实验材料、测试产品性能、查阅专业文献、验证性能……这是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研究院2023年新开设的玄武岩纤维生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的日常工作。

  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据了解,该研究院自运行以来,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该研究方向的2名主要实验人员均为新引进的材料学高层次人才。

  像这样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充技术研发上的“广度”的事例,在达州高新区已屡见不鲜。

  2023年以来,达州高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完善党工委统一领导、党群工作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了“党工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为人才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此基础上,达州高新区从政策引导入手,制定并落实了3+1”人才新政等政策,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模式,先后印发了《达州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达州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23年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加速推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加速聚集。

  达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据统计,通过“达人英才计划”引才行动及企业自主引才等形式,2023年以来,达州高新区已引进人才43人,其中使用市级储备编制招引硕士研究生2名,计划使用市级储备编制为玄纤研究院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得到了有效扩充。

  除对高层次人才的“补强”外,对于辖区企业基础性人才的配置,达州高新区也下足了功夫。今年以来,达州高新区先后开展线上招聘会4场,线下招聘会8场,累计推送岗位信息、招聘广告等信息15万余条,收集企业岗位需求6000余个,累计为超过50家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00余人,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