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统一用户登录 |

信件详情

信件编号 22 写信时间 2023-05-19
信件主题 请为东区保留一所初级中学校
信件内容 (接1)长期以来,高新区给人民的最大印象就是“建设与活力”。我们不明白,在高新西区,公立初级中学校达6所之多,校点沿南北均衡分布,而幅员同样广阔的高新东区教育却反倒奔向毁弃和凋敝,仿佛要一朝回到解放前。任何决策中人口固然是一个考量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我们也看到,周边区县一些学校师资和生源更为不及,但仍然存续,何况矿山学校尚能正常运行。这么多年以来,国家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赋予并保障百姓子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就近入学的权利,国家也在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值当今盛世,在自己的家园,三乡人民竟反而无学可上,这样做无异于变相剥夺这片广大土地上的农家子弟的受教育权,我们想问,东区人民何罪?(初中)教育何罪?竟至于此。
如此显性失衡的所谓基础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很难让人认可它的合理合规和科学性,着实让人费解和深感绝望!
得承认,这片区域的农村属性相当一段时期内实在无法抹杀,普通农家子弟,留守者不少,走读生居多,对大多数农家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离校不太远,让孩子一读二帮(家庭杂务)三省钱是很多家长们的不二选择,一旦撤校,片区内学生上学直线距离猛增达15+公里长途跋涉,要么就是面临高额教育成本投入,那种看不到孩子的求学之苦,或者想当然全部赶进学校实行住宿制的做法,都是脱离实际的,是背离老百姓基本需求和利益的,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一来,所谓的“资源”倒是整合了,他们的相关权利也被整合了,那星罗棋布的千家万户,他们心甘情愿留守的的子弟怎么办?更何况实验学校早已完成区教育的资源整合和力量集结,如今再谈整合只能沦为毫无意义的折腾!一直打着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学的旗号,都是片面的偏激的,是有害无益的。结合我区区情,以实验学校为首的名牌教育、精英教育当然要搞,但普通教育同样不能丢,两类教师队伍各执一端、花开两朵方为正策,普通学校可结合实际独辟蹊径,在特色教育上下功夫,如建设
部门回复 网民朋友:
  您好!来信收悉,现回复如下:
      您所咨询系“斌郎矿山学校撤并”一事。经我局调查,斌郎矿山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33人,在校学生86人,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57人,六年级毕业生14人;初中教学班3个,学生29人,初三毕业生15人。根据前期摸排,预估2023年下期招收一年级新生5人,七年级新生3人,共有在校学生65人。学校规模小,办学困难,发展缓慢,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关于制订小规模学校撤并方案。实施学校布局规划调整,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构建与高新区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根据《四川省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川两改组〔2021〕2号)《达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2021-2025年)》《达州高新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撤并实施方案的通知》(达高新区办〔2022〕145号)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经广泛征求区级相关部门(单位)意见,结合达州高新区工作实际,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教师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管理体制由“管学校”向“管学区”转变,切实提高集约化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能力。
      关于机构撤并保留教学点。将机构撤并后,由高新一小进行管理,分设斌郎矿山教学点,教学点的设立基本能够满足区域区内适龄少年儿童的就学需求。
      关于撤并学校教师调配。按照“人岗相适、就近就便”的原则,统筹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撤并调整学校教职员工的年龄、身体、专业、家庭、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的岗位工作。
      关于合理调整学生分流。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教育资源,让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区域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流初中学生就近就读公办学校,6、7、8年级在学校帮助下,可自愿选择高新区内交通便利、设施完备、师资雄厚的相关学校就读。
      感谢你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稳步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底部攻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感谢您的来信!如您还有不明之处或者其他问题,请向达州高新区社事局咨询,联系人:杨成,电话:0818-2833033。


                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社会事业局
                            2023年5月30日
               
网民朋友:
  您好!来信收悉,现回复如下:
      您所咨询系“斌郎矿山学校撤并”一事。经我局调查,斌郎矿山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33人,在校学生86人,小学教学班6个,学生57人,六年级毕业生14人;初中教学班3个,学生29人,初三毕业生15人。根据前期摸排,预估2023年下期招收一年级新生5人,七年级新生3人,共有在校学生65人。学校规模小,办学困难,发展缓慢,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关于制订小规模学校撤并方案。实施学校布局规划调整,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构建与高新区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根据《四川省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川两改组〔2021〕2号)《达州市“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2021-2025年)》《达州高新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撤并实施方案的通知》(达高新区办〔2022〕145号)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经广泛征求区级相关部门(单位)意见,结合达州高新区工作实际,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教师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管理体制由“管学校”向“管学区”转变,切实提高集约化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能力。
      关于机构撤并保留教学点。将机构撤并后,由高新一小进行管理,分设斌郎矿山教学点,教学点的设立基本能够满足区域区内适龄少年儿童的就学需求。
      关于撤并学校教师调配。按照“人岗相适、就近就便”的原则,统筹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撤并调整学校教职员工的年龄、身体、专业、家庭、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的岗位工作。
      关于合理调整学生分流。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教育资源,让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区域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流初中学生就近就读公办学校,6、7、8年级在学校帮助下,可自愿选择高新区内交通便利、设施完备、师资雄厚的相关学校就读。
      感谢你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稳步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底部攻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感谢您的来信!如您还有不明之处或者其他问题,请向达州高新区社事局咨询,联系人:杨成,电话:0818-2833033。


                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社会事业局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