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蓝莓上市的季节。在四川达州高新区金垭镇真山村金润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温润的蓝莓挂满枝头,犹如一颗颗蓝宝石,让人垂涎欲滴。
一边,初夏的风带着蓝莓的清香气拂面而来,让前来采摘蓝莓的市民顿感生活的惬意和美好。另一边,村民们正在进行采摘、分拣、装箱、装车,田地间一片繁忙景象。
“每年的蓝莓成熟季,我们都会在这里务工,工资按80元/天计算,不停工的话,一个月能赚2400元。”真山村村民肖胜木说。
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金垭镇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一村一品”的种养模式培育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真山村把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了蓝莓上。
“我们采取了‘合作社 基地农户’模式,让广大种植户从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中获益,为当地农民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真山村党支部书记蒋文说。
“我们以600元/亩的标准流转集体土地220亩土地,常年吸纳附近20余名贫困户在此务工,工资支出每年达5万元。”金润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生意很不错。蓝莓销往了成都重庆等地,销售额达到了50多万。”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肖胜木算了一笔账,集体土地流转有分红、田间地头务工有收入,种植点蔬菜能卖钱,收入渠道多了,收入自然也大幅度提升。
“通过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我们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元。”蒋文说,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农旅融合”,“以旅促农、以农促旅”推动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