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州高新区对四川衡耀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金恒液压有限公司等11家2024年通过认定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了授牌,并召开了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培训会。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达州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深度挖掘、精准施策、强化辅导、资源链接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不断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梯度培育,离不开优质企业的摸底。达州高新区通过大量走访摸排,在园区中小企业中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层分类培育库,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并采取持续关注企业发展方式,对库内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还通过整合财税、金融、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针对性地为库中每一家企业单独形成了一套个性化的培育方案,确保每一家企业都能在成长阶段获得恰当的支持,加快库中企业成长步伐。
同时,达州高新区还积极组织召开培训会,邀请企业认定领域相关专家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申报认定进行了全面剖析,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宣讲,帮助企业了解并掌握相关政策和申报要点。
梯度培育,离不开完善的相关机制。近年来,达州高新区健全完善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典型引领等机制,积极落实各类中小型企业减税降费政策,通过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简化办税程序,持续激发市场潜能,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同时,为切实解决园区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达州高新区主动构建起了政府、银行、企业三方的沟通渠道,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提供贷款贴息等激励措施,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和成本,激发了银行的放贷积极性,并通过持续推广“制惠贷”“园保贷”“专精特新贷”“应急转贷”等一系列普惠小微贷款,有效降低了融资门槛。
梯度培育,核心是创新。达州高新区还依托园区拥有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积极帮助中小型企业进行技术研究交流,通过产研合作,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开发新技术产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下一步,还将紧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力争2025年实现零的突破,加快形成‘雁阵式’发展格局,推动园区中小型企业增量提质。”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局局长罗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