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局:
现将董文芳代表在市五届人大代表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第167号建议)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员参与良好氛围
一是通过村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村民院坝会等方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改掉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二是通过科学配置分类垃圾亭、四分类垃圾桶、宣传标识等基础设施,引导村民践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理念,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三是推行积分兑换、红黑榜公示等激励措施,让环境意识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习惯”,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配套硬件设施,提高治理效率
为有效提升处置能力,我区新增四分类垃圾桶536个、两分类果皮箱140个、手推式或脚踏式四色分类垃圾亭2组、普通四分类垃圾亭10个、新建垃圾池16个、购置环卫车1辆,显著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率。
(三)建立农村垃圾收费制度,确保区域全覆盖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辖区内部分村(社区)推行垃圾清运“1元钱”模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一事一议”程序,户籍人口每月向村民小组交纳1元专项费用,用于公共领域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及处理,并将“1元钱”模式写入村规民约,此举有效转变群众观念,增强其参与环境卫生维护的主动性,目前辖区收费制度覆盖率已达到100%。
(四)开展“新时代工分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重点整治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排、畜禽散养、焚烧秸秆等问题,引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评比标准包括环境卫生、院坝整洁度、房前屋后无白色垃圾、污水规范排放、无乱堆乱码现象、门前花台无杂草等。评定工作由村评议小组成员和村民小组长共同入户检查,结果在村组公示栏公示。对表现优异的家庭通报表扬,并实施工分兑换机制(1分可兑换价值1元的生活用品如香皂、肥皂、毛巾、洗衣液、大米、食用油等),营造全民参与的积极氛围。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督查力度。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将严格落实周巡查、月督查机制,采取定期巡查与突击暗访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垃圾收集点、分类设施、中转站及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全面排查村庄道路、河塘沟渠、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二)加大保洁力度。严格执行“户集、村收、乡镇(街)道清运”制度,由第三方保洁公司对核心区内的村(社区)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农村道路按照每周保洁一次,生活垃圾每两天清运一次并每日运转至达州市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垃圾池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切实改善辖区环境卫生质量。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垃圾分类进万家”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辖区行政村发放《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张贴宣传海报;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小课堂”专栏,定期推送垃圾分类技巧及典型案例;利用乡村大喇叭每日播放分类知识,结合LED屏、村民院坝会、集中宣讲等方式,实现宣传全覆盖。
再次感谢您对高新区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