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局:
现将陶政代表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县级专业(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建议》(第444号建议)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现运行情况
(一)队伍架构:目前我区有专业消防救援大队1支,共计12人;社会救援队伍3支,共计140人;涵盖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领域,但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较小,且存在部分人员身兼多岗现象。
(二)装备配备:目前库存各类物资总计8900余件(套),以生活类救助物资为主。在专业性较强的应急救援物资方面,仅配备了1辆消防摩托车、2架无人机,危化救援类物资仅有38件,与实际应急救援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数量缺口。与此同时,装备智能化管理平台尚未搭建。
(三)协作机制:常年与市综合救援支队构建联防联控体系,并常态化开展联合演练,但跨区域协作网络存在覆盖局限,仅辐射周边4个区县。鉴于突发事件跨区域扩散的复杂性,建议通过拓展协作半径、搭建信息化联动平台及强化多部门协同响应流程,系统性提升实战处置效率。
二、下一步打算
(一)优化队伍规模与结构。制定扩编计划,按“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原则,通过政府招录、退伍军人专项招聘等方式,成立1支综合性的专业队伍,重点充实危化品、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水域救援等。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体系,依托乡镇消防、民兵组织组建5支兼职救援队,开展季度轮训,形成“半小时应急响应圈”。
(二)完善装备体系建设。一是统筹装备采购,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编制年度装备购置计划,重点配置生命探测仪、无人机集群、高机动性特种车辆等“高精尖”装备,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推动智能化升级,依托智慧城市平台,搭建区域应急装备共享数据库,实现装备动态调度、维护预警及跨部门资源互通。
(三)深化联训联战机制。一是常态化技能培训,联合消防、城乡中心、自然资源等部门,每季度开展多灾种实战演练,重点强化森林防火、水域、危化品泄漏等专项救援能力。二是建立区域协作网络,与毗邻县市签订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定期组织跨区域联合演练,提升复杂灾害场景下的协同作战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高新区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