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统一用户登录 |

金垭镇杨家大院:凝固的历史 待续的传奇

  • 来源:达州高新区
  • 发布日期:2025-08-25 16:28:39

​古建筑是时光的馈赠,也是凝固的历史。在达州高新区金垭镇金丰村那片层峦叠翠之间,静卧着一座仿佛被时光遗忘的老建筑——杨家大院。这座始建于清初的四合院,宛如一册摊开的立体书,以青瓦木梁为笔墨,细细镌刻着清代川东民居独有的建筑智慧与韵味。

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位于金垭镇金丰村6组(原12组),整个大院分上下两院,建筑整体均为四合院布局。其中,下院保存较为完整,其建筑样式与细节蕴含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与价值,正因如此,2018年被列为达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

据金垭镇金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李龙介绍,清朝初期是杨氏家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从外地迁徙到这片土地上后,杨氏家族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家园——杨家大院(上院)。这座大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从选址到规划,从奠基到落成,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杨家人的心血。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家族凝聚力的象征,是杨氏家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的起点。

 杨家大院。

时光悠悠流转,杨氏家族日益兴旺,人口不断增多。原有的杨家大院上院已无法满足家族成员的居住需求。于是,在距离上院不远处,一座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的下院拔地而起。同时,在上下两院中间位置,一座祠堂也兴建而成,这无疑标志着杨氏家族迈向了更为繁荣昌盛的新阶段。

“我们一直致力于多方追寻杨家大院的历史文化脉络,可惜杨氏族谱已难觅踪迹。不过,从潘氏族谱中可以发现,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潘氏祖先迁徙至如今的金丰村时,杨家大院便已屹立在此。”潘李龙表示,由此推断,杨家大院至少拥有330余年的历史。其中,下院采用木架结构,屋面以小青瓦铺装,整体呈现出规整的四合院布局。建筑细节之处,石雕柱础、梁上雕刻等装饰构件精巧绝伦,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梁上雕刻。

杨家大院下院廊柱如笔架般排列,正房前的石雕柱础上,云纹、花卉、动物等多种吉祥图案栩栩如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平安与吉祥。而梁上的暗八仙雕刻更是别具一格。暗八仙即八仙手中所持的法器,分别为葫芦、扇子、鱼鼓、宝剑、荷花、花篮、横笛和阴阳板。在传统文化中,暗八仙代表着吉祥、辟邪和长寿。工匠们巧妙地将这些法器雕刻在梁上,既增添了建筑的艺术美感,又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

“以前住在这里的全是杨氏家族的人,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潘姓等家族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据说最多的时候住了二十几户人家。别看杨家大院是老房子,就算室外是40℃的高温天气,房间里依旧凉爽宜人。”潘李龙的话语中,满是对古人智慧的由衷钦佩。

石雕柱础。

2025年5月,因项目建设需要,居住在杨家大院下院的村民全部搬离。这座承载着数百年记忆的古建筑,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在静静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虽然杨家大院下院被按下了“暂停键”,但这只是暂时的离别。金垭镇已计划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加强对杨家大院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当地希望将杨家大院打造成金垭镇的一张璀璨历史文化名片,让更多人能够走近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古建筑,感受它独特的魅力,领略它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