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达州高新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的通知
一、总体框架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健全抢险救援机制,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
编制依据: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省、市相关预案制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新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应急处置。
工作原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多级联动、广泛参与
二、组织指挥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
指挥长: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
常务副指挥长:自规分局和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
副指挥长:城乡中心负责人及自规分局、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
成员单位:包括党政办、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分局等20余个部门及3家平台公司
专项工作组(12个):
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支撑组、气象风险预警组
通信电力保障组、交通保障组、军队协调组、调查评估组
群众安置组、医疗救治组、社会治安组、宣传舆情组
基层应急组织:
乡镇(街道)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
村(社区)由主要负责人担任责任人
三、预防与预警机制
预防措施:
编制年度防治方案
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每隐患点至少1名责任人和1-2名监测员)
开展隐患排查(三查制度)
聘请驻守技术支撑队伍
实施综合治理(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等)
组织培训演练(每年每隐患点至少1次避险演练)
预警机制:
预警分级:蓝(四级)、黄(三级)、橙(二级)、红(一级)
预警响应:
蓝色:24小时值班,关注雨情水情
黄色:加密巡查,做好转移准备
橙色:组织隐患点人员转移,应急队伍待命
红色:强制组织避灾疏散,禁止进入危险区
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建立叫应机制
四、应急处置
灾害分级:
一般:死亡<3人或损失<100万元
较大:死亡3-10人或损失100-500万元
重大:死亡10-30人或损失500-1000万元
特别重大:死亡≥30人或损失≥1000万元
应对分级:
特别重大/重大:省级应对
较大:市级应对
一般:区级应对
应急响应:
先期处置:事发地政府立即组织避险转移和自救互救
响应分级:一至三级为省级响应,四级为市/区级响应
一级响应:省长任总指挥,启动全部或部分专项工作组
二级响应:省指挥部指挥长组织应对
五、关键保障措施
技术保障:专家队伍和技术支撑单位提供专业支持
物资保障:配置必要救灾物资和装备器材
通信保障:抢修维护通信设施,调度应急通信设备
交通保障:确保应急物资运输和救援人员运送
医疗保障:组织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社会秩序保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稳定
六、特色机制
三避让原则: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主动避让
三个紧急撤离: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隐患点异常时、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
预警核实验证:多线核实、相互兜底、交叉验证的闭环管理机制
解读机构:达州高新区自规分局
联系人:张小平;电话:13882898611


